年4月15日晚,一个盗墓贼带着几位老乡摸到了湖北省枣阳市的一道低岗上,这里有处“奇墓”早已名声在外,同时也令他垂涎已久。几位老乡正是“道上”吃这碗饭的好手,盗墓贼邀请时遂一简单介绍情况,几人便毫不犹豫、满口答应。
“奇墓”不是一座,而是一字排开的九个巨型“馒头堆”,当地老百姓叫它“九连墩”。它之所以“奇”,则源于一个坊间传闻:相传千年前的楚国有一位英勇无比的将军,为人耿直、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却因此得罪了不少贪官污吏,成了这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将军的直性子同样不太受楚怀王喜欢,一次直面进谏之后,楚怀王十分生气,这时就有人火上浇油趁机陷害将军。小人的卑鄙手段成功地激怒了楚怀王,将军被砍下了头颅,这些贪官污吏们至此还不解气,瞒着楚怀王毁了死者的头颅。
随着时间的推移,楚怀王最终意识到了自己的冲动和鲁莽,自己错杀了忠臣,可惜斯人已逝。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楚怀王下令重新厚葬将军,可是将军的头颅早已被毁,只能命能工巧匠按照将军生前模样,用纯金铸造一颗头颅。
下葬之时,平地里一夜之间筑起九座相同的墓葬,虚虚实实、真假莫辨,谁也不知道哪个土墩才是将军的最终魂归之地。
他们正是冲着这个传说而来,就在三年前“九连墩”中的其中之一“鹰子包”曾被发掘,据传闻省文物考古队拉走了许多值钱的东西,其中就有那颗金头,这么看来最大的“鹰子包”应该就是将军的墓葬了,而“九连墩”也被证实是一处楚国墓葬群,并没有传说中的“疑冢”。
传说加官方论断,这足以让这伙盗墓贼铤而走险了,金头颅是捞不着了,但可以退而求其次,他们将目标定在了离“鹰子包”不远的二号墩上。
几人在墩顶一番查看,选定位置后便轮番上阵用洛阳铲向下打探洞,墓顶的封土夯筑得十分牢固,好不容易打到七米深时众人早已累得筋疲力尽。这时他们也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定向爆破需要的炸药并没有带够,看来当天想要进入墓室不太现实了,几人只能将盗洞简单遮挡一下,计划改日再来。
当几人养足精神带着大量的雷管、炸药等装备再次盗掘二号墩时,却扑入了一张天罗地网之中……
盗墓贼被抓了,他们从头到尾连墓门都没摸着,作茧自缚仅仅是因为一个老百姓茶余饭后的传说。
那么将军的金头颅到底在哪?当年的考古队有没有发现它呢?
“鹰子包”是“九连墩”中最大的一座,整个墓葬群也是以它为首,直径70米,高出地面3米左右。
经过探测考古工作人员在封土南北两侧发现了墙体遗存,推测以前应该属于陵园的外墙遗址,在封土的西边大概25米的位置发现了一处长方形的车马坑。
坑内随葬车辆分为南北两排横列,有车33乘,马72匹,其中有一辆车竟驾马6匹。六匹马拉的车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也就是所说的“天子驾六”,难道这里埋葬的是某位天子?并不是将军?
紧接着在北围墙以外又发现了2号墓,封土早已被夷为平地,但同样有残存的围墙和车马坑,坑中发现车辆7乘,马16匹。
如此看来,“九连墩”远不止九座墓葬,或许会更多。
专家们猜测这两座墓葬应属夫妻合葬墓,但具体情况还需打开墓室后才能知晓,关于将军的传说到底靠不靠谱?
考古队首先发掘的是1号墓,也就是传说中的将军墓,这是一座甲字形大墓,墓坑呈长方形,夯土层上圆形夯窝清晰可见,想来当年为了防盗也是费了一番功夫,整个工程定是花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但这一切对于现代挖掘器械来说算是螳臂当车,很快夯土被清理干净,木椁暴露了出来。
椁室被隔板分成五个空间,最中间的是墓主人的内椁,旁边四室放置了大量的随葬品,考古人员共清理出了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器、丧葬用器共计件(套)。
来不及对这些精美绝伦的器物仔细鉴赏,考古队员们就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墓主人的木棺上,将军的传说是不是真的,掀开棺盖便可得知。
当棺盖缓缓打开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紧张的气氛瞬间弥漫开来,但传说中的金头颅并没有出现,棺中墓主人的尸骨基本完整,看来传说或许并不可信。
这座墓葬中有太多的不反常之处:首先,从两椁两棺和外椁室五分来看这确实属于典型的大夫一级的墓葬,但是车马坑中却出土了“天子驾六”。
其次,出土的随葬品中发现8件簋和5件升鼎,按照礼制: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这里的鼎指的就是升鼎,属于祭器,从鼎的数量来看,墓主人应属于大夫一级,可是簋的数量却又和天子相当。
第三,原本专家们认为1号墓和2号墓应属于夫妻合葬墓,但清理完2号墓后却发现形制也是两椁两棺,外椁分5室,传统上的夫妻合葬应该是夫妻不同制,妻子应该低一级。
种种的不合理让专家们伤透了脑筋,最终只能归结为那个混乱的时代所造成的,春秋之际,各路诸侯纷纷崛起,曾经规则的掌控者周王室早已没了话语权,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下诸侯自己划定规则,那么僭越之事发生就再正常不过了。
如果是这样,那位将军倒也和“大夫”一级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