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湖北襄阳聚焦五个坚持助力社会化服务高 [复制链接]

1#

作者:张明富

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积极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水平,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截至年底,全市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家,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5万亩(次),托管服务面积占全市粮食种植面积56.44%,服务小农户达65.1万户次,服务农户数占全市农户总数73.15%。年,组织县(市、区)完成了社会化服务项目的省级绩效考核工作,参加考核的8个县(市、区)均为优秀等次(90分以上),全市平均分为95.8分,在全省名列前茅。

一、坚持试点示范,培育服务组织

1.评选市级示范。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市级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认定办法。截至年底,全市共有国家级示范社41家、省级70家、市级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家、市级家、县级家。通过示范评选,推动了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2.开展试点示范。保康县、襄州区被确定为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单位;襄州区被评为“全国农机平安示范(县)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枣阳市、襄州区先后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襄州区汇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组织。

3.培育典型示范。襄州区双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创新开展土地托管、半托管服务模式,入选第一批湖北省“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襄州区汇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荣登省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联合会评选的年度十佳农机专业合作社榜首;年4月,襄州区鑫美农机械化种植专业合作社跨区域开展机插秧模式,被央视“三农三人谈”栏目专访推介;襄州区佳富天宇农机专业合作社“盲人修车兄弟”常年为周边农户提供优质农机社会化服务,被评为“荆楚楷模”。

二、坚持科技引领,发展智慧农业

1.使用农机北斗系统,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襄阳市加快北斗导航农机终端推广应用,从单一的农机深松作业跟踪检测,向拖拉机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播种机、插秧机智能监控、秸秆还田机智能监控、植保无人机智能遥控等领域拓展。全市安装北斗终端农机装备达台(套),农机总动力万千瓦,年新购谷物联合收获机台、插秧机台、无人驾驶航空器73架、喷杆式喷雾机33台、谷物烘干机39组。农业机械大型化、全程化、智能化趋势明显,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北斗作业监测终端,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随时监测喷撒质量。插秧机加装北斗导航系统,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降低了至少元/天人工成本。

2.主动对接涉农院校,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樊城区创绿植物保护专业合作社分别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和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合作,开展了个小麦品种抗病性观察试验;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在基地安装小麦条锈病孢子远程监测仪,为全国小麦条锈病监测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年,邀请华中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专家对农机手、服务技术人员、服务农户开展粮食作物耕种防收安全操作培训,提高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

3.积极推广新品种,广泛使用新技术。联合农技、植保等部门,为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小麦新品种试验、小麦(水稻)病虫害药效及草地贪夜蛾监测和防治试验等取得成效助力。推广了“华麦”“扶麦”“西农”“郑麦”“福稻88”“鄂香2号”等10多个优良适用小麦和水稻品种。谷城县聚千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湖北省林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襄菇棒”牌菌种畅销全国,自主研发的香菇菌包运用“全氧发菌技术”,每棒增产42%,成活率达99.8%,得到省食用菌协会的认可推广,荣获三个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年取得食用菌出口基地认证。

三、坚持联合合作,推动融合发展

1.组建联合社(体),健全服务组织体系。襄阳昊源优质稻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由省级龙头企业襄阳昊源粮油有限公司发起,主要从事水稻、小麦规模化订单种植、收储、加工、贸易等,成员单位业务涉及种业技术服务、种植基地建设、农机配套设备、生物肥、收储、加工、物流、贸易等,形成了集品种改良、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品牌发展、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目前,联合体带动襄阳市及周边地区25万余亩水稻基地,网络农户5.1万户,实行比市场加价3%~30%的订单收购,为农民增收0多万元。谷城县聚千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立足食用菌产业链条,通过“联合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联结全县23个村集体、64家合作社、14个家庭农场,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管理规范、统一种植技术、统一原料供应、统一产品销售”的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了全县食用菌产业紧密联合。联合社现拥有成员户,建有15座总容量2万立方米的田间地头保鲜库,带动菇农2万余户,辐射面积10万亩,解决就业岗位4万多个,年实现销售收入1.3亿多元、利润1多万元。

2.推动主体与金融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为解决服务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年5月以来,市农业农村局主动联合省农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襄阳市运营中心、邮储银行襄阳市分行,在各县(市、区)开展8次“新农信贷直通车”项目推进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业务培训班,培训人数人(次)以上。截至年12月底,省农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在襄阳累计担保项目笔,累计担保金额14.96亿元,当前在保项目笔,在保金额8.81亿元。通过与邮储银行联合开展“新农信贷直通车”活动,共申报融资需求笔、需求金额4.81亿元,已放款笔、金额万元。通过与人保、平安、中华联合财险等合作,已开展水稻、小麦、母猪等11个农业*策性险种。

四、坚持*策引导,注入发展动力

一是积极申报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年、年,全市分别获得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万元、万元,为南漳县、谷城县、襄州区各争取社会化服务工作经费20万元,对粮食烘干、土地深翻、机械插秧、统防统治、配方施肥、小麦条播等农业生产薄弱和关键环节进行资金扶持。二是强力推进强农惠农*策实施。截至年底,全市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6万元,补贴各类机具台(套),受益农户户,有效减轻了农民购机压力,提升了社会化服务实力。三是积极开展*策性贴息扶持。年,全市为94家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服务主体争取贷款贴息万元,为樊城区争取农民合作社服务体系建设扶持资金10万元。

五、坚持规范操作,加强行业指导

一是强化宣传指导,确保家喻户晓。各县(市、区)通过手机短信、一封信、宣传栏、标语、横幅和广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解读社会化服务有关*策,使农民群众、基层干部和服务主体积极参与到社会化服务中来。二是强化培训交流,确保服务水平。各项目县通过举办项目推介会、项目培训会等形式,明确了项目实施程序和要求,确保项目资金发挥良好社会经济效益。襄州区先后举办各层次、各类型农业生产社会化培训班余次,培训对象余人次。枣阳市成立巡回宣讲团,开展*策培训,共巡回宣讲16场次,参训人员人次。三是拓展对接渠道,用好供需平台。组织服务组织和生产经营者、小农户注册使用“中国农服”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发布服务需求信息,构建供需对接渠道。截至年底,全市纳入名录库的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家,枣阳市服务组织录入“中国农服”平台数量达家,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南漳县公开招投标确定的服务主体,明确要求必须纳入名录库管理。项目实行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实现项目线上申请、执行和监督,提高监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保障服务双方的合法权益。四是规范操作程序,确保服务质量。严格实施项目过程监管,切实做到“两公示、一签字、两级验收”,即服务合同公示、社会化服务作业完成情况公示,农户签字,乡级全面验收、县级抽查验收,确保项目资金能够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农业农村局)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年第3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